铸件清理 钢丸如何最优配置
目前,国内铸件清理中使用级配钢丸的很少,大都采用单一粒度的钢丸用于生产。
钢丸的选用
密度的高低和钢丸的寿命有直接的关系,若钢丸的密度低,则表明钢丸内部气孔和裂纹较多,或含碳量较高,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破碎。好的钢丸,在清理过程中钢丸的表面逐层剥落,钢丸逐渐变小,整个系统的钢丸粒度的组成就会慢慢变小。因此,钢丸的补充最好是不断地进行,以保证钢丸的数量和粒度组成不变,从而保证清理质量稳定。
在抛丸处理过程中,好钢丸补充方式和粒度的变化对清理效率还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方面,钢丸在叶片上被加速的过程中,大颗粒的钢丸首先离开叶片,小颗粒的钢丸后离开叶片,钢丸粒度组成不变,则抛头的热点不变,如果钢丸粒度发生变化,热点离开了工件,则清理效率就会降低。另一方面,清理效率不仅和冲击力有关,还和覆盖率有关。大颗粒的钢丸冲击力大,效果好,但每公斤的颗粒数有限,覆盖率低,清理效率并不是最高的,且造成表面粗糙;小颗粒的钢丸冲击力小,每颗钢丸的清理效果差,但每公斤钢丸的颗粒数多,因而覆盖率高,且能清理到细微之处,使表面粗糙度值降低。
结论
(1)抛丸清理的铸件表面粗糙度与所用磨料的粒度及抛射速度有密切的关系,粒度越大,表面粗糙寿度值越高;抛射速度越高,表面粗糙度值越高;级配钢丸比单一粒度的钢丸得到的表面粗糙度值要低。
(2)应用级配钢丸对降低铸件表面粗糙对清理效率有较大影响,能提高铸件清理效率。
(3)加料方式对清理效率和表面粗糙度有很大的影响,及时补充加料,保持钢丸级配不变,才能保证清理效率不下降和铸件表面质量的稳定。
(4)抛丸时间对铸件的表面粗糙度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铸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趋于某一定值。